據路透社報道,當地時間22日,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克萊芒·博納(ClementBeaune)談及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申請時,給烏克蘭潑了一盆冷水:烏克蘭可能需要長達15年或20年的時間才能加入。
目前的許多猴痘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診所發現的。在最早發現猴痘的剛果(金),每年都有多達上千人被感染。
一些證據表明,非洲本土齧齒動物,如岡比亞巨鼠和鬆鼠,可能是該病毒的源頭宿主。而讓公眾更擔心的是,猴痘是否會傳入中國?又能否在全球引發大流行?WHO發現,中年和年輕人感染猴痘的風險可能更大,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人在兒童時期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。2022年歐洲醫學協會(EMA)也將tecovirimat用來治療猴痘,但這款藥物尚未廣泛使用。
本輪疫情暴發前,猴痘病例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熱帶雨林散發。同樣令人擔心的是,歐美的病例中有人連續多次感染,例如,多達6次。
從動物傳播給人,這是第一鏈條,而人際間傳播是第二鏈條,後者比前者傳播要弱。
荷蘭也強製要求醫生必須及時上報猴痘病例,以便工作人員通知密接者進行隔離。僵持局麵為何持續?在西方國家對俄製裁和對烏支援雙管齊下的情況下,俄烏兩軍陷入僵局已有數周,雙方都聲稱取得了進展,但都麵臨著不同程度的損耗。
烏克蘭官員於上周表示,他們正在驅逐哈爾科夫郊區農村的剩餘俄軍。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,烏克蘭軍隊擊退了俄軍的進攻,並從該市北部和東部向俄烏邊境線推進。
任職於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傑克·沃特林(JackWatling)表示,俄軍仍然缺乏人力,尤其是步兵,俄羅斯目前隻能試圖重建和合並一些已經遭受重創的部隊。一旦俄軍在該地的軍事力量被徹底清除,俄方將麵臨其通往頓巴斯南部的補給鏈被切斷的危險。
(作者:卓義峰)